校友包為民院士作專題報告暢談航天工程認識實踐
西電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朱佳佳)11月20日下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校區階梯教學樓112報告廳里座無虛席,西電校友、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在這里以“航天工程的認識與實踐”為題為師生們作報告。此次報告會為西電2012年研究生學術年會邀請報告之一。
包為民院士1982年畢業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電前身)電子工程系信息處理專業,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航天運載器總體及控制系統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目前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究員,兼任總裝備部JQZD專業組副組長和《計算機工程與設計》編輯委員會委員。
包為民從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成就切入,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經驗,為現場的師生深入闡述了“航天工程是什么、著名大系統工程成功的案例與啟示、航天工程的實踐與思考、航天人才的成長規律”。
結合歷史案例,包為民從航天工程的特點 、系統工程的定義、航天工程與科學進步,技術發明之間的關系以及創新的內涵和實踐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說,航天工程是大系統工程,是科學與技術的綜合集成,是科學進步、技術發明的牽引和領跑者,是科技創新的平臺,是人才成長和培養的舞臺。
在大系統工程的認識問題上,包為民聯系哥本哈根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及JPL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管理特點,分析了它的基礎研究,指出了大系統工程的三個主要特點:國家屬性、立足于基礎理論研究、注重科學研究主體團隊化。
談到航天工程的實踐與思考,包為民從航天工程頂層技術設計與規劃、管理創新、設計與分析、關鍵技術、制造與工藝、試驗與驗證技術、技術風險分析與控制七個方面闡述了航天工程的實際應用及研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他還聯系航天工程中的“六設計”、“五分析”,提出了確定關鍵技術時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結合人才的成長過程與應具備的素質,包為民說,作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科技理論基礎、科技創新精神和思維、科研團隊精神、領導能力以及心理素質都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包為民引用《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作為結語:“將者,智、仁、敬、信、勇、嚴也”。他說,智以擇向,仁以服眾,敬以招賢,言以必信,勇以奪魁,嚴以律己,這一標尺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適用。希望學弟學妹們以學習為根本,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學科交叉,增強國防意識,積極為國防事業做貢獻。
黨委副書記龍建成,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與300余名師生現場聆聽了報告。副校長李建東主持報告會。